肝气通于目,胃脉环于口,必得肝胃冲和,口目方能平复,原方加减,仍以桂酒涂颊。不数年而声华藉甚,远近争迎者纷至沓来,不啻和缓之往还于秦晋也。
夏月加香薷一钱,三秋加蓼花根一两,虚则加冬白术钱半土炒,实则加鸡心槟榔一钱,寒则加理中丸五钱同煎,热则加四苓散五钱同煎。《北史》载司马膺之,患痢十七年不愈,巢元方论休息痢之乍发乍止,肠蛊痢之先赤后白,连年不愈,此上二条,即痈疡成漏之属。
有热重于寒者,暑热多而风寒少也。 然亦不必拘定此方,凡属苦甘、酸甘之品,皆可以化阴。
余意春月温和节令,而加以温之名方妥,外此候而名温,即属不当。盖不舍经义,又惑于河间、东垣之论,强分南北,曲为之解,遂以东南无中风,以附会河间、东垣之意,岂其然乎。
穷约者,血枯而无润泽,积粪转若羊矢也。拟玉屏风散、升麻葛根汤,二方加减,外以桂酒涂颊。
仲景之意,原为中土太寒立法,故以姜、术温燥中宫之阳;又恐温燥过盛,而以人参之微寒继之,有刚柔相济之意;甘草调和上下,最能缓中。《后汉书》有薏苡解瘴之说,治其湿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