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明为阖,凡里证不和者,又以阖病为主。同是不能食,而太阴则满、厥阴则饥,同是一吐,而太阴吐食、厥阴吐蛔,此又主脾、主肝之别也。
太阳与少阳并病,脉弦,头项强痛,或眩冒,时如结胸,心下痞硬者,当刺大椎第一间、肺俞、肝俞。伤寒阴阳易之为病,其人身体重,少气,少腹里急,小便不利,阴中拘挛,热上冲胸,头重不欲举,眼中生花,膝胫拘急者,烧散主之。
食谷欲呕者,属阳明也,吴茱萸汤主之。 是肝虚魂不安而妄见,本无实可泻,固不得妄下以伤胃气。
阳明病,口燥,但欲漱水,不欲咽者,此必衄。 上焦得通,则心下不满而欲食;津液得下,则大便自软而得便矣。
太阳少阳并病,心下硬,头项强而眩者,当刺大椎、肺俞、肝俞,慎勿下之。此栀子干姜汤去豉用姜,是取其横散;栀子浓朴汤以枳、朴易豉,是取其下泄,皆不欲上越之义。
其蒂,瓜之生气所系也。 此阳明燥土最忌发汗,汗之则胃亡津液,而小便更不利,所以利水之中,仍用滋阴之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