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吐者,邪在膈上,可吐之证也。肝木受邪,乘脾则腹中痛,本经之气不舒,故□亦痛,连及冲脉则里急矣。
<目录>卷二\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时腹自痛,若下之,必胸下结□,「自利益甚」。□痛里急之下,当有上条「其脉沉紧」四字。
此发明脉大虽同,为病不同之义也。 值雨淫湿盛之时,若发其汗使大出,亦不能愈,以风气去,湿气在,故不愈。
下利脉反滑,是证虚脉实不相宜也。 程应旄曰:吐利俱止,毫无霍乱证矣,仅是身痛不休,方可从桂枝例。
今不燥干,不肿痛者,少阴阴邪也,不可下,下之则阳愈衰,阴愈盛,故曰上轻下重也。沉者,筋骨取而得之脉也,沉主里,故曰:沉为在里。